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553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9月1日 ▽ 作者:胡光义
有一种凌乱,叫做“和地质学家一起旅游”。
看见山川石头,地质学家是按捺不住的,这辈子都是按捺不住的。
不论何时何地…
▽
西部航班飞行地质游记 作者:胡光义
大美新疆库尔勒 民航航班解禁手机开机,是一件大好事,刷文、看视频、办公…随你喜欢。做为地质佬一枚,最大的癖好还是审视大地,超级喜欢那些天然形成的纹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世间最最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平生第一次来库尔勒。下了飞机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难道搭错航班?查了下才知道,原来库尔勒就是巴州首府。地理课溜号的同学请以我为戒。
记得前年飞敦煌(青海油田)时,俯瞰地面,只见沟壑纵横,雪山皑皑,由于人迹罕至,原始地貌保持非常好,可以看到很多美景和地质现象。
这次航行途中,想象中的库尔勒,是个边陲小城,冷月黄沙,小房子稀稀拉拉…不料,飞机接近库尔勒时,我却被眼下大地的浓绿所震撼。那大片大片、延绵不绝的农作物,我认为是麦田。但同行者笑我对节气和农业无知,说是棉花地。你们看呢?
塔里木油田,也就是俗称“塔指”坐落于库尔勒、巴州首府。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东北。从高德地图上看,那一大片的椭圆形沙漠,就是塔里木盆地所在地。
塔指(石油大院)坐落于库尔勒市中心最好的地段。据说这里以前是一大片果园。现在院子里还能看见大片的果树,以库尔勒香梨居多。大院西侧毗邻孔雀河,隔河相望的是巴州政府。当年,开明的州市政府将最好的地段给了石油人。
孔雀河从北东方向蜿蜒流向南西方向,贯穿库尔勒市区。
从“塔里木石油展览馆”走出石油大院西南门,眼前是横跨孔雀河的建设桥。出门直接右转,是孔雀河东岸的一大片景区,一组石油主题浮雕和历届领导人题词沿掩映在自然景观之间。塔里木石油人用艰苦创业精神、打造成了一个年产量三千万吨的大油田。当年石油会战的辉煌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而今,孔雀河两岸和石油大院已经是青山绿水,一派祥和景象。
△ 晚9点半到10点左右。河对岸高楼正是塔指大院里的住宅楼。晚饭后的市民正在源源不断的聚集在孔雀河两岸散步、游览,当然少不了“大妈广场舞”。
从库尔勒出发一路向西,是阿克苏地区。南北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和田河西南连结着和田地区。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和田玉石,好吃好看好值钱。
△ 土地的贫瘠和果实的丰茂形成了鲜明对比。沙枣树果实累累,“密集恐惧症”怕是欣赏不了。
△ 还有新疆大枣、葡萄,都是名吃,可惜眼前还是绿色的。
这里是牙哈油田作业区。在干旱少雨的艰苦条件下,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播种、收获,如同这沙漠植物一样,焕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艰难、顽强、有价值地活着。
大美新疆,美丽库尔勒,顽强的生命,辉煌的人生,奉献的人们。西部之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足供我多年回味和追忆。
△ 顺便安利一下库尔勒的旅游点。
雪山和冰川地貌 往返青海和新疆的航班要飞越天山山脉和祁连山山脉。盛夏时节的大山,山头上还是白雪皑皑。坐在航班靠窗的座位,免不了犯起地质“花痴”。那些岁月雕刻出来的美丽花纹,有一种让人痴狂的独特美感。
猛然发现,盘根错节的山峰有如刀劈斧砍一般的尖利,锋利的山峰围成一个平放的陶瓷勺子形状,这不就是地质家常说的“角峰”和“冰斗”么。
△ 角峰是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
在冰川作用下,冰斗后壁不断后退,使山坡受到冰川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形状与金字塔神似(图片来自网络),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和欧洲的勃朗峰都是角峰。
冰斗是由冰川的冰蚀作用造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峻的半圆形洼地。其出口向山坡前方,口上常有凸起的岩石门坎,整个地形似陶瓷汤匙形状。
最新形成的冰斗一般发生在雪线附近,所以是调查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
冰斗虽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局限在过去或现在发生过冰川的地方。一张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上,完美地呈现了喀什马尔洋达坂雪山上的冰斗地形及其围成的尖利的角峰。
冰斗的高程和方向性受气候条件所控制,所以利用冰斗底部的高程可以概略估计出当时雪线的高程。
冰斗常由雪蚀坑发育而来。融冻作用和溯源侵蚀是冰斗扩大和加深的主要力量。
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